中新网呼和浩特7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截至6月底,内蒙古城镇新增就业11.5万人,同比增加0.34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57.5%,全区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1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毕涛如是介绍。
内蒙古人社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2023年聚焦做好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化社会保障改革、劳动权益维护等民生工作,稳就业、保民生、兜底线,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年,内蒙古通过落实“缓、降、补、返”等助企纾困稳岗政策,为企业降低和缓缴失业、工伤保险费16.38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等1.57亿元。同时启动实施公共部门稳岗扩岗、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10项行动。在事业单位招聘中,允许将2023年底前退休人员编制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共征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服务基层项目等政策性岗位4.29万个。
“内蒙古加快零工市场建设,建成零工市场96个,覆盖78个旗县区。1月至6月,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86亿元;通过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创业2.8万人。”毕涛说。
另外,内蒙古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精准扩面力度,截至6月底,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709万人、321.61万人、359.34万人,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5.18万人、13.18万人、9.45万人。(完) 【编辑:刘欢】
中新网北京7月18日电 (罗海兵)自从第一次踏入位于布达佩斯的匈中双语学校中文课堂,金发碧眼的匈牙利女孩胡灵月(Varga Bonita)就迷上了这门“声调特别、字体漂亮”的语言,并由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7月17日,来自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的宋智孝(Imre Tamara Lili)、胡灵月、王米丽(Kral Boglarka Edina)等4名同学,在北京获颁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提供的“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该奖项致力于培养各国本土中文教师和后备力量,高级中文人才等。今年秋天,胡灵月和她的同学们即将到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及汉语相关专业本科就读。
2023年7月17日,来自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的宋智孝(Imre Tamara Lili、中)、胡灵月(左)、王米丽(Kral Boglarka Edina、右)等四名同学,在北京获颁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提供的“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李国庆 摄
“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在匈中双语学校学习中文了。”胡灵月告诉记者,这所成立于2004年9月的双语学校,是中东欧地区唯一一所使用中文和所在国语言教学的公立全日制学校。
读一年级时,胡灵月就特别喜欢中文课,觉得“汉字很有意思、汉语的声调也很特别。”当时,学校有中文朗读比赛,其他同学还比较害怕,胡灵月则勇敢的举手报名。“我跟老师学习了一些动作,表演了一首《小白兔》,大家都夸我聪明可爱、发音也好。”
2023年7月17日,来自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的胡灵月在活动现场发表演讲。李国庆 摄
如今,12年过去,学习了12年汉语的胡灵月取得了很多好成绩。去年,她通过了匈牙利中级汉语高考,在高级汉语高考中也取得高分,特别是口试还得了满分。此外,她还通过了HSK四级和HSKK中级考试。
“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翻译或者中文教师。”今年6月,胡灵月体验当了一回教师。她参加了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承办的“2023年第四期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岗前培训”,教授匈牙利语。在这个过程中,她的中文再次得到了提高。
今年春节前夕,胡灵月和她的同学宋智孝(Imre Tamara Lili)代表匈中双语学校全校学生致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教授,收到习主席的回信,鼓励她们到中国读大学,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这对我和我的同学来说是极大的鼓励!我们非常感谢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给了我们实现梦想的机会。”
今年7月,胡灵月参加了匈中双语学校“汉语桥”夏令营,这是她第二次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此行她不仅在首师大体验了中文课和中国文化课,还去到北京、河南,参观了万里长城、少林寺和龙门石窟等地。“中文课、中国文化课对我们很有帮助,在北京、河南的参观,让我们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也感受到了现代中国的发展。”胡灵月表示。此外,她还第一次坐了高铁,感觉“特别酷”!
“衷心希望匈牙利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去匈牙利、或者来这里。”胡灵月期盼。(完)
联系人:夜月直播一秒快三
手机:19517915897
电话:0797-85478853
邮箱:85478853@yeah.net
地址: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紫阳乡